晋城市总工会机关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四强”坐标系,深入实施党建“四大工程”,推动机关党建与工会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在创建“贴心之人、职工之家”党建品牌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一、“铸魂工程”强根基,锻造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建立“四学联动”机制。头雁领学: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组理论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5次,领导干部讲党课4次,形成“书记讲给委员听、委员带动党员学”的传导链。专题研学: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纪学习教育等主题,举办读书班5期、研讨交流12场,58人次作重点发言,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实景教学:组织党员赴市清廉教育馆、长江支队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12次,通过“沉浸式”体验增强教育感染力。云端促学:依托“学习强国”“山西干部在线学院”平台,打造“指尖课堂”支部,党员干部随时随地接受党纪教育滋养,活跃度达100%。 实施“三化”政治体检。常态化对照检视:结合组织生活会,对照党章党规开展五查五看,建立问题清单32项,整改完成率100%。制度化警示教育:定期观看《不可逾越的底线》等警示片,开展“赴清廉教育馆 深化廉政建设”活动,排查廉政风险点15个,制定防控措施23条。项目化责任落实: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签订《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21份,将党建工作纳入干部考核“硬指标”。 二、“强基工程”提效能,打造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 织密组织体系“一张网”。优化“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三级网格体系,设立劳动关系协调、职工维权服务、工会建会攻坚功能型小组,实现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创新“双培养”机制:将4名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3名党员提拔为中层干部,支部委员中业务科室负责人占比达80%。 筑牢制度规范“四梁八柱”。按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细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流程标准,全年召开支委会13次、党员大会5次,开展“严守六项纪律 永葆党员本色”等特色主题党日12次。推行党务公开的阳光工程,通过微信公众号、公示栏等渠道公开事项16项,党员群众满意度达98%。 三、“先锋工程”树标杆,激活服务大局的红色动能 搭建“党员先锋岗”。攻坚先锋岗:在承办全省百对优秀职工集体婚礼等重大任务中成立党员突击队,20名党员连续奋战,保障活动零差错。服务先锋岗:命名党的宣讲理论站点20个、市级职工书屋10个,累计开展各类宣讲300余场次,覆盖职工3万余人次,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创新先锋岗:组建“工会干部+律师”法律服务队8支,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职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68次、主题宣传活动5次、职工法治大讲堂10节,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形成了“工会+法院+检察院+司法+人社”共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合力。 实施“双联双促”行动。支部联村促振兴:与陵川潘家掌村党支部结对,开展消费帮扶活动,实施健康体检、产业指导等实事项目5项。党员联户促和谐:29名党员结对困难家庭,帮助落实环境整治、送温暖等帮扶资金20余万元,解决问题47个。 四、“融合工程”创品牌,释放服务发展的叠加效应 打造“工”字服务矩阵。建成“树理公惠”劳动关系服务站8个、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34家。开展“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活动,组织1.8万人次参与安全知识竞赛,党员带队参与事故调查10起,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深化“党工共建”机制。将党建考核与产改赋能工程、数智转型工程等十大重点任务挂钩,推动劳模疗休养、技能竞赛等15项工作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在煤矿智慧井口工作站建设中,党员技术骨干牵头攻关,建成示范点3个,相关经验获全总领导批示肯定。 通过深入实施党建“四大工程”,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工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振了工会干部精气神,提升了工会工作质效,提高了晋城工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创新改革方面成果显著,全总对我市“树理公惠”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建设给予高度肯定,相关经验登上《工人日报》头版。我市入选全总创新案例3件、全总与人社部等五部门共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优秀案例1件,入选省级创新案例14件,创新改革成果实现“全国试点—省级推广—市级实践”三级贯通。成功承办全省工会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建设推进活动、全省煤矿智慧井口工作站和安康工作服务站示范点建设推进活动、全省百对优秀职工集体婚礼三大省级活动,擦亮了“晋城工会”品牌。市总工会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在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女职工普法宣传月等11项活动中获评优秀组织奖,形成了“一领域一特色、一赛事一品牌”的生动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