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早上8点半,市工人文化宫的大门刚敞开,就迎来了第一批“客人”:4名大学生经工作人员核销预约码后直奔羽毛球场地;十多名小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开始了热身训练;几位快递小哥则拐进工会驿站端起刚接的温水……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每天在这里上演。今年上半年,市工人文化宫面向职工群众开办398节(期)公益课,慰问新业态劳动者350余人,承接承办各类活动20余场,累计服务职工1万余人次,以“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丰富职工文体生活”的服务理念,托起了全市广大职工的多彩生活。
公益课堂:让每位职工都能找到“心头好”
“不光场地亮堂,课程也很对胃口,难度适中,老师还专业!”刚上完瑜伽培训课的退休职工王晶擦着汗说。今年5月,她通过线上服务小程序报名了市工人文化宫开设的瑜伽公益课堂,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不仅锻炼了身体、提高了柔韧度,也丰富了退休生活。
“为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我们常态化开设健身训练、民族舞、形体舞、瑜伽、声乐、心理咨询等六大类公益课程,并聘请了专业教练团队为职工免费授课。”工人文化宫服务中心运营部负责人律三保说。今年上半年,该馆累计开办398节课(期)公益课,3882名职工在工人文化宫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其中,最受欢迎的民族舞和形体舞课程,分别开设76节、74节,惠及1065人、1170人,不少学员从“零基础”学到能登台表演,学员满意度测评中,“老师尽心敬业”成为高频评价。
记者看到,民族舞教室里,20多位学员跟着老师的口令踮脚、旋转,动作整齐优美;声乐课上,学员们从气息练习开始,一遍遍打磨合唱曲目;健身房里,专业健身教练认真指导学员的举重动作……每个活动室的教学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此基础上,市工人文化宫针对不同群体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效,通过与太极拳协会、长跑协会等第三方专业团队合作,在文化宫挂牌职工活动室,为职工群众免费提供义务指导等专业服务,满足不同职工群体的业余爱好需求;结合职工子女暑期需求,聘请专业教练,开设了5到14周岁青少年乒乓球培训班,每天4个时段贯穿全天,为全市职工子女提供乒乓球技能培训,丰富职工子女暑期生活。
“除了各具特色的公益课程,我们的工会驿站、工运展厅等场所也免费对公众开放。”律三保说,上半年,工运展厅接待了省、市级参观群体5批次100余人,参观者中既有刚入职的青年职工,也有退休多年的老工会干部。工会驿站坚持一月一主题,先后开展了“2025年迎新春”“迎春送福关爱户外劳动者”“情暖劳动者一起庆元宵”“劳动有光致敬平凡”“端午安康义诊暖人心”等活动,慰问新业态劳动者350余人,服务职工3685人。
晚上10点,市工人文化宫广场热闹非凡,市民在灯光下跳着广场舞,室外LED电子屏正循环播放着公益宣传视频。欢快的音乐、跃动的身影与醒目的公益标语交相辉映,为城市的夜晚增添了一份温馨与活力……
用心服务,让每次体验都充满“归属感”
“这边传球!”“注意防守!”8月2日,山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篮球乙组资格赛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来自全省各市的17支球队、300余人参加了比赛,赛场激战正酣,场边呐喊声此起彼伏。裁判的哨声、球员的呼喊、观众的助威交织在一起,成了夏日里最热烈的交响。
今年上半年,市工人文化宫共举办了21场大型活动,从“3·15”维权宣传到非遗展示展演,从基层工会文体赛到全市劳模宣讲,直接服务职工超3200人次,每场活动都像一场“大家庭聚会”,让参与者在互动中拉近距离,在协作中凝聚情感。
——承接市委市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交办的“送温暖 献爱心”慈善情暖万家活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文明实践我行动·文明集市宣传周、“强能担使命 服务践初心”大练兵会操等7项活动,直接服务职工1500余人。
——承接各基层工会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如祥达工会喜迎“三八妇女节”文体活动、市直机关第十三届“凝心聚力杯”系列体育大赛、公用集团工会第一届文化节等,坚持公益性和服务性,做到了资源向基层倾斜,直接服务职工1200余人。
——承接市总交办的“强体魄 迎新春”退休职工趣味比赛、全市劳模工匠宣讲、“传承百年工运历史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主题党日活动、“礼赞百年工运”全市职工乒乓球比赛等8项活动,直接服务职工500余人。
“每场活动从前期准备、场地布置,到现场组织、秩序维护,工作人员努力让大家玩得开心、聚得暖心。”律三保说,为职工送上的每一杯水,不厌其烦的指引和帮助,都是想让大家在参与中收获满满的归属感,“这里就是自己的阵地,身边都是自己人。”
优化管理,让每个细节都透着“秩序性”
每天下班后,是场馆最热闹的时候。结束一天工作的职工们走进场馆锻炼身体、释放压力。羽毛球、台球等场地全部满员。让记者吃惊的是,这样的人流量却仅需10多名工作人员就可实现高效运转。律三保告诉记者,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线上预约平台是工人文化宫平稳运行的法宝。
2024年年初,升级改造后的场馆刚投入运行。为规范管理,市工人文化宫结合我市实际专门编制了《晋城市工人文化宫规章制度汇编》,涉及财务、消防、用电、空调、保安、保洁等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66条,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为更好地服务职工,推出并不断优化线上预约小程序,通过精准掌握职工活动人数和分布情况,有效提高场馆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篮球、羽毛球这些热门项目深受广大职工喜爱,场地供不应求。”律三保说,然而,在场馆运行之初,由于场地免费,再加之预约程序不完善,出现了有的职工预约后不到场、同行人员同时预约好几个场地的情况,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影响了其他职工的体验感。今年以来,市工人文化宫全面升级了网上预约小程序,并依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规范工人文化宫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百余名职工的问卷调查结果,修订出台了《场地运营管理及收费办法(试行)》,对开放时间、热门场馆的收费标准进行再次调整和优化。职工线上预约并交付较低的场地费就可按预约时间进入羽毛球、篮球等付费场地进行活动,市工人文化宫则可按照预约人数和时间及时调整各场馆服务人员数量及场地活动安排,让公益属性更鲜明,服务更精准。“当然,像健身房等免费区域,在预约不满的情况下,职工也可线下登记入场。”
走进场馆,各功能区热闹而有序。篮球馆里,职工们正进行友谊赛,运球、传球、投篮;乒乓球台前,稚气未脱的少年对战激烈;台球区则相对安静,大家屏气凝神,推杆动作精准利落……今年上半年,乒乓球、台球、篮球、羽毛球四项开放活动共服务1737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8%,15个功能室累计服务职工约1万人次,管理效率、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市工人文化宫在优化管理的基础上,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每月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全员安全培训覆盖保洁、教练、管理人员。“上半年,我们在积极落实上级安全部署的同时,组织开展了3场专项警示教育,观看事故案例纪录片、邀请消防员讲安全课,就连临时聘请的活动志愿者,上岗前也必须参加安全须知培训。”市工人文化宫服务中心主任都国忠说,设施维护随叫随到,老旧设施更新稳步推进,日常保洁覆盖每个角落,场馆始终整洁如新。“只有把安全和秩序牢牢抓在手上,才能让职工们在这里安心活动、舒心体验,真正让工人文化宫成为职工信赖的‘温暖之家’。”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市工人文化宫灯火通明,职工“8小时”外的精彩生活还在继续……